同仁县“四项措施”全面履行河长制
隆务河是同仁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重要载体和显著标志。今年以来,同仁县以生态环保督察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狠抓河道生态建设,隆务河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一、抓电站规范建设,保障河流生态基流。将河道生态基流作为保持隆务河生态平衡的大事来抓,开展小水电未落实生态基流保障措施及非法建设机井取用地下水专项整治行动,制定了《水电站生态保护管理制度》和《生态基流下泄管理措施》,实现河道生态基流管理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对隆务河同仁段12家水电站,统一调试安装生态流量泄(放)水设施、生态流量实时监控设施和标识牌,实现24小时无间隙监测,全面落实“北方河流生态基流指标枯水时段不得低于同期流量均值30%”的要求。同时,规范台账记录,详细记录每天上游来水量、电站截水量等相关数据,确保隆务河水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
二、抓砂石料厂监管,加强河道生态治理。按照总量控制、合理布局、保护环境、规范发展的要求,依法关闭了隆务河沿线12家砂石料厂,组织县国土、水利、环保等部门对隆务河生态环境遗留问题进行集中恢复整治。按照正确处理依法从严与保障发展的原则,重新制订全县河道治理规划,合理设置采砂企业,切实规范河道采砂秩序,确保水环境安全。
三、抓河道环境整治,改善河道整体面貌。结合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将隆务河道城区段分段、分片包干给31个州、县单位,每周五集中清理责任区内卫生,并派专人开展日常保洁工作。组织县城管、环保、水利、公安等部门成立执法工作组,加大对河道偷排偷倒垃圾行为执法打击力度,并对河道重点区域采取安装防护网等管护措施,防范倾倒垃圾行为。同时,加强河道日常管理,严格涉河建设项目活动监管,对重点河流、水域岸线进行动态监控,对涉河道违法违规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通过综合整治,河道整体面貌明显改善。
四、抓河道基础工程,推进河流生态保护。按照人水和谐,经济社会与水生态和谐发展思路,加大隆务河水利基础设施项目申报和建设力度。投资1.005亿元,实施了隆务河河道治理工程,目前已完成总体工程量的80%,工程建成后可保障河道两岸2万亩农田防洪和灌溉问题,为1.2万人提供防洪安全保障。投资2.47亿元,实施隆务河城镇段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目前已完成施工设计、监理、质检工作的招投标委托等前期工作,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隆务河城区段防洪压力和改善河道面貌。投资2000万元,实施隆务河流域污水管网、江龙水源地保护续建项目,目前已全面完工,有效解决了隆务河城区段低洼处4个村庄及社区污水收集和处理问题,隆务河河水得到进一步净化,水质进一步提升。(同仁县政府供稿)
Copyright 2008 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黄南州人民政府主办 黄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信息和网络管理科承办
青ICP备05001123号 青公网安备 63232102000002号
建议使用IE7或更高版本浏览器,1366×768以上分辩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