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元属吐蕃等处宣慰司辖。
明洪武三年(1370年),设河州卫、改必里万户府为必里千户所,辖黄南南部游牧部落。
1375年,改贵德为贵德守御千户所,下设10屯,今黄南州有其7。
宣德元年(1426年),今同仁、泽库地区遂由隆务寺夏日仓活佛─隆务囊索代而治之,逐渐形成热贡地区政教合一统治制度。万历年间(1537─1619年),黄南地区为蒙古土默特部洪萨巴图尔控制。
清雍正四年(1726年)置驻西宁办事大臣,今河南县由该办事大臣节制。今同仁、尖扎、泽库地区先后属甘肃临洮府、西宁府、河州府、兰州府,分别由贵德厅、循化厅辖治。
1929年7月,由甘肃省析置青海省,由循化县析置同仁县,今河南县由省直辖。1937年,省在隆务镇设第七专员公署,辖同仁同德两县。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今同仁、泽库两县的大部分地区,隶属青海省第七督察专员公署。河南地区仍沿袭清代旧制,由蒙古族亲王统辖,尖扎地区属贵德县管辖。
1949年黄南地区解放,1949年9月22日成立同仁县人民政府,1952年3月17日成立同仁藏族自治区(县级、1953年7月改为县)。1952年7月3日由贵德县析置尖扎藏族自治区(县级、1953年7月改为县),由同仁县析置泽库县。
1953年9月30日,政务院批准设立黄南藏族自治区(地级),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同仁县隆务寺,辖尖扎、同仁、泽库3县;1953年12月22日正式成立。
1955年5月22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区据宪法规定改为黄南藏族自治州[2]
195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原由省直辖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由黄南州代管。
1962年12月,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又恢复省直属地位。
1964年,原由省直辖、委托黄南藏族自治州代管的河南蒙族自治县更名为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987年设李家峡行委(县级)。
2000年,黄南州辖同仁、尖扎、泽库、河南蒙古自治县及李家峡行委。共39个乡镇,其中:农业乡镇21个,牧业乡18个。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黄南州总人口214642人。其中:同仁县77040人、尖扎县51064人、泽库县54288人、河南县32260人。
2001年3月19日,撤销泽库县夏德日乡,设立并命名为泽曲镇。撤销河南县智后茂乡,设立并命名为优干宁镇。撤销尖扎县坎布拉、多加、直岗拉卡3乡,合并设立坎布拉镇;撤销加让乡,并入马克唐镇。撤销同仁县保安、麻巴2乡,合并设立保安镇。
2002年,撤销李家峡行委。
2006年8月,黄南州:新增1个镇,乡镇总数由35个(7镇28乡)调整为32个(8镇24乡)。
同仁县:撤销牙浪乡,并入隆务镇。
泽库县:撤销恰科日乡,并入泽曲镇;撤销多福屯乡,设立麦秀镇。
河南县:撤销托叶玛乡,并入优干宁镇。
Copyright 2008 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黄南州人民政府主办 黄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信息和网络管理科承办
青ICP备05001123号 青公网安备 63232102000002号
建议使用IE7或更高版本浏览器,1366×768以上分辩率浏览